十年前,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处处跟人讲AI(人工智能),有人视其为“天方夜谭”。如今他率领企业正将人工智能打造成如水和电一般的必需品,与生产生活充分交融。
在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知识图谱和智能大数据四个领域,佳都科技掌握了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这是用十余年的艰难转型与探索换来的。企业目前正推进轨道交通、智能安防和智慧城市交通三大领域的技术落地应用。
全球科技产业巨头正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生态的研发布局,目前智能科技时代的信息产业格局还未形成垄断。刘伟坚信,未来AI巨头不会是纯做技术的企业,也不会是做产品的企业,而是掌握了大规模应用场景的企业。
而正在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广州,将形成一大批应用场景。他坚信,广州正是培育人工智能企业的最佳土壤。
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智慧城示范站提供着技术带来的奇妙体验:智能语音购票、刷脸刷指静脉过闸、智能人包过安检、站台门智能信息屏自动显示等车时间与车厢客流密度……AI企业将智慧赋予这个车站,并正努力让广州更多新建车站变得同样“聪明”起来。
在带来这些改变的佳都科技掌门人刘伟看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颠覆性技术,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但企业仅仅标榜自己掌握AI技术远远不够,“更关键在聚焦相关领域场景应用的不断耕耘,让人工智能可知、可控、可用及可靠,最终服务于人类。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故事回到30多年前,1987年从中山大学应用力学系毕业的刘伟,被分配到广东省轻工设计院做CAD设计。这份工作专业对口、收入稳定,可刘伟却选择在1989年辞职。1992年,刘伟和其他6名来自中大、华工等计算机系的年轻大学生一起开始创业。他们的“广州希望电脑技术公司”当年就在10平方米的石牌酒店502室经营,主要业务是CAD技术和产品推广、销售以及PC产品销售。
那是个有货就不愁卖的时期,赚取利润并不难。1995年刘伟收购了香港一家从事电子贸易的公司——香港佳都,之后公司更名为佳都国际集团。这个动作当时让众人不解,但是刘伟考虑得更加长远,因为他所处的电子贸易行业,都在借道香港与国际IT产业实现信息、货源接轨。而收购香港佳都就意味着获得进出口权,能与国际巨头实现无缝对接。
佳都在内地最早获得了IBM、苹果、微软、HP等销售的代理权,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因为觉得单纯靠滚动式发展太慢,刘伟决定利用国际资本实现跨越。佳都国际经过一系列资本联姻,并以“佳杰科技”在新加坡主板上市,成为内地电子分销业在海外上市的第二家企业。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刘伟和伙伴们将一个区域分销企业打造成亚洲IT电子产品排名分销亚军,业务横跨亚洲七国,2005年公司营业额超过200亿元,实现佳都的第一个百亿时代。
但刘伟也看到了企业潜在的危机:公司虽然有百亿元的营业额,利润却只有一两亿元。他心里清楚,IT分销商被压在价值链的最底层,靠货物一
感谢您的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