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广州市石牌村社区入口处的通道,智能测温设备对每一名进入人员进行“无接触式远距”体温监测;在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页面中橙绿蓝紫各色图块不断闪烁,更新出入信息、轨迹、接触人群等数据,实时精准监测着社区的防疫情况。这背后的科技力量,正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
广州社区防疫无接触式测温。图源:广州日报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此次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它如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又将如何成为撬动新经济的杠杆?5月21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伟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的“委员通道”上,以石牌村社区科技抗疫情实践为例,回答记者提问。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想问给刘伟委员,人工智能技术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当中可以说是大显身手,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您来自人工智能科技企业,您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好地赋能经济方面,还能发挥哪些独特的优势作用?
● 刘伟: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基层社区科技抗疫的小故事。广东广州市中心有一历史很悠久,人口规模很大的城中村社区,流动人口近七万人。单一个网格就两万人,而管理的网格员只有7人。疫情高峰期,只靠人工测温、手工填表、物理隔离,显然是不行的。
广东基层社区管理历来都有务实、创新的传统,面对疫情挑战,二月底,政府就在这里搭建了社区智能管理服务示范平台,前端用智能通道、智慧路灯、高清摄像机等智能感知设备,采用非接触测温、人脸身份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采集,从而保证了一线工作人员公共卫生安全;而后台的AI大数据社区管理模块,对社区人员数据整合分析,节省了近一半的人力。更令我自豪的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疫情防控,这个超大型社区至今无一确诊病例。人工智能,让社区防控更精准更智慧。
不仅是疫情防控,人工智能也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我所生活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一小时生活圈”,已由梦想通过智能化轨道交通成为了现实:一位普通老百姓,可以早上在珠海喝早茶,上午去佛山工厂验货,中午在广州与客人品粤莱谈业务,下午回到深圳办公室办公,晚上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旁接待国际友人!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仅在二十年前,我们连一个简单地铁站台门控制器,都需靠从国外进口,而如今,全球首个智慧地铁车站,率先已在广州全面投入商业使用,而且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中国轨道交通智能水平,20年跨越了欧美100年的技术实践。
过去我们强大的筑路架桥基建能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今天信息时代,以人工智能、轨道交通、5G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能力,更代表了我们在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与超越。我认为随着我们新基建技术能力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更具有活力和韧性。
刘伟以科技工作者的身份,回答关于“新基建”的问题并非偶然。早在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他的提案重点就是新基建,彼时这一概念刚刚提出不久。作为第一代投入创业大潮的计算机系大学生,刘伟和他创办的佳都科技始终身处科技浪潮前沿。从提供计算机软硬件产品赚得第一桶金,到借助国际资本成为IT电子分销巨头,再到大力投入技术研发,通过10余年时间完成在智能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上的布局,抢占全球“智造”产业制高点,他与佳都的成长历程,也折射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轨迹。1987年,刘伟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5年后,乘着计算机软硬件快速发展的东风,刘伟和其他6名来自中大、华工等计算机系的年轻大学生一起,在广州石牌酒店的502房,创办了佳都集团的前身广州希望公司,通过代理软件,为建筑行业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服务,并通过IBM、苹果等电子设备的销售代理,成长为IT电子分销巨头。2005年,尽管佳都年营收规模已达两百多亿元,技术专业出身的刘伟清楚地认识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从那年起,他决定每年投入两三千万元,让企业转型科技研发。同年,佳都斥资与新加坡一家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轨道交通的公司——新科佳都。那一年,广州地铁仅开通了4条线路,到2019年,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14条、478公里的地铁线路。自动售检票机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站台门系统、通信系统,这四大地铁核心系统的技术,不再由国外企业垄断,而是掌握在广州本土企业佳都的手中。 科技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让刘伟学会看潮水的方向。在下一轮产业革命的潮流来临之前,作为“掌舵者”的他,已经提前把握好航向。如今大热的“人工智能”,刘伟在2015年时已开始布局,除参股中科院科学家周曦创立的人脸识别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外,刘伟还带领佳都科技与千视通、方纬科技等公司深度合作,掌握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交通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并推动在交通、金融、安防等领域落地。2017年,佳都在全国智能交通年会上发布了“城市交通大脑”,通过这个“大脑”可以将所有的人、车、路信息接入系统,采集、调度、管理等均由“大脑”指挥完成,可实时掌控路面车流饱和状态,目前该系统已在安徽宣城落地使用。2019年,佳都科技联手广州地铁打造的全球首座AI智慧车站——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智慧城示范站正式落成。在无人值守的智能票亭注册人脸和指静脉后,乘客不带手机不带钱,刷脸、刷指静脉就能过闸。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让佳都在此次科技战“疫”中大显身手。“广州地铁单日人流量超过500万人次,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快速测温,会带来疫情传播的危险。”刘伟说。针对这一需求,佳都科技在春节期间快速研发出远距离非接触式的AI测温产品, 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人员轨迹的精准溯源,助力疫情精准防控。“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已在全球领先。无论是在基础算法,还是在大数据应用上,我们的技术水平都是领先的。我相信在人工智能这样的领域,中国一定能够最终实现赶超西方国家。”刘伟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刘伟的提案都和人工智能应用有关。2018年,他建议加快我国迈入“无现金社会”步伐,保障移动支付安全问题;2019年,他呼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实际应用探索,并提出要加大民资民企参与新基建的力度。今年,刘伟提交了《关于在新基建投资大热的背景下调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提案》《关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加强城市网格联防联控建设的提案》等提案,继续围绕新基建这一大主题,为发展智慧城市、改善营商环境建言献策。5月14日,在广州佳都智慧大厦办公室,刘伟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传统基建民营企业参与相对不多。新基建科技含量更高,而且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产业链,民营企业具备参与的天然优势。”刘伟认为,民营企业有望在新基建中实现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同时刘伟建议,政府在场景应用上给予自主可控的国产技术和产品更多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比减免税收更加有效。以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为例,刘伟认为,建设模式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国与国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新技术的国有自主可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国家在政策上加大对自主可控技术产品的支持,我相信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也有助中国科技实现弯道超车。”他说。刘伟还谈到,当下民企在压力下经营,期待通过新基建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国家这一轮新基建将更大幅提高各级政府的投资力度,但如果不解决部分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欠款问题,一些参与新基建的民企将受到更大的压力。为此,他带来《关于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提案》,建议建立清理和预防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解决拖欠账款中的“三角债”问题。建议国务院企业减负联席会议设置督导组清查纠正“地方政府将无分歧欠款人为变成有分歧欠款”的错误行为。此外,加强政府工程项目的审核,源头上杜绝拖欠账款,同时加大问责力度,提高拖欠失信成本,将清偿欠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及营商环境评价机制,让民营企业在新基建领域有更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