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600728

EN/C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中国电信在C网融合背景下的全业务宽带市场评述

2014 |2014-07-24

背景介绍:
(1)2007年第四季,中国电信WLAN出台技术规范,但要求2008年2月作为e8-2的一个模块开通业务,其间要完成程序升级、接口测试、系统联调、漫游联调等工作。
(2)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业新一轮重组,新的三大运营商全部成为既有移动业务又有固定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将将全面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
(3)2008年5月,中国电信的WLAN集中采购项目结果向业界公布。
(4)在重组消息进一步落实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在6月初召开有关会议,部署C网交接。中国电信更是在加紧部署接手C网后的技术、市场、人才等工作同时,再次强调一直高调力推的无线宽带品牌。总经理王晓初指出,中国电信将逐步推进宽带无线网络的终端定制,加强产品研发,开展家庭网关、统一支付平台试点建设,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接入、承载和控制。同时,他还表示,Wi-Fi今年还将实现账号漫游服务,如果Wi-Fi业务发展成熟,未来获得移动牌照时,中国电信将会把移动业务与Wi-Fi相结合,使用户可以在Wi-Fi无法覆盖的区域,实现移动上网。


信息解读:
(1)WLAN在未来战略的重要性
核心网络将不断反映出业务对于网络的差异化需求,服务对于业务的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业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用户识别和业务保障功能。
宽带与移动成为电信业未来业务发展的趋势,尤其随着HSPA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宽带与移动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而同时,宽带接入的无线化也将是一个必然趋势。WiMAX、Wi-Fi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由于具有成本较低、部署和使用较方便、投资模式较好等特点,今后将在接入领域得到广泛使用。3G有着自身的优点,但在固定场合或者室内用于开展宽带的应用,不仅在频率方面有着很大的“瓶颈”,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因此,无线接入技术将与3G技术互为补充、互为融合,以共同承载宽带业务。
对于重组后的中国电信,“融合”可能更加显得重要。国金证券分析认为,从短期看,中国电信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取决于固网与移动的业务捆绑带来固定网络资产使用效率的提升;而从中长期看,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特别是移动宽带业务将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WLAN正成为重组后中国电信“三分天下”战略的重要实现手段,这个理由同样可以解释前述信息所披露的行为:中国电信在网络建设和市场推广上,有关WLAN的动作尤为积极和迅速。
(2)移动个人市场策略
1)现网用户转网
       中国电信想要在移动个人市场形成规模,初期最直接的莫过于两种方式:盘活CDMA网络用户以及引导小灵通用户转网至CDMA网络。
参照公开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电信有小灵通用户5081万户,中国联通有CDMA网络用户4310万户。从理论上来讲,中国电信收购CDMA网络后,其移动用户数将瞬间变为9000多万户。但这仅仅是数字层面简单的汇总,其最终结果将受CDMA网络用户的后续盘活以及小灵通的转网成功率都决定了这个数字的多寡。
       其中有重要的一点无法忽视,小灵通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双枪族”,即同时使用小灵通和其它网络(GSM网络居多),如果这部分用户有转网欲望,最先考虑的当然是GSM网络,这决定了这部分小灵通用户转网CDMA网络的困难性。
      按照业界营销专家的看法,为使该部分小灵通用户转网CDMA网络,除了优惠套餐等具吸引力的营销方案外,还要加大与其它业务(语音、宽带、视频、增值等)的捆绑力度。而WLAN业务,作为中国电信目前已经占优且很可能保持竞争优势的宽带接入业务,无疑是极具优势的。

2)其它网络用户的渗透
       按照业界的观点,通信市场划分为个人市场、家庭市场及政企客户市场这三大细分市场,个人市场上中国移动优势明显,家庭市场上争夺非常激烈中国电信略微占优,而政企客户市场上则是中国电信最具品牌和客户资源优势。
      如果能够充分通过政企客户市场向个人市场及家庭市场进行渗透,那么未来竞争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业务营销专家的观点,过去,在移动业务的营销手段主要针对个人用户;而现在,各家全业务运营商的竞争除了抢争个体用户之外,还要同时向家庭/政企单位的其他成员提供服务,而这恰恰是中国电信多年转型的优势所在。
       因此,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高端用户很可能因为某运营商除了为自己提供服务之外,还能为政企/家庭其它成员提供适合的业务(目前最为明显的就是有线-WLAN-移动全业务宽带接入)而选择这家运营商。

       从这个意义上看,全业务宽带接入的实现将会作为王晓初前述言论的最好注解。个人认为,未来而言,中国电信的全业务宽带业务,将奠定国内数据高端业务品牌地位。

在线留言

公司或单位名称:
姓名:
电话:
邮箱:
感兴趣的业务:(多选)
  • 智慧城市
  • 智能轨道交通
  • ICT产品服务
  • 智慧城市交通
  • 商用智能产品
  • 智能多元化支付
  • 互联网+信息服务
其他需求:
提交

感谢您的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